新時期地市報遭遇讀者“遠離報紙”的現象日益嚴重,訂戶流失,零售萎縮,發行工作迫切需要轉化經營思路,創新發展方式。
蕪湖日報報業集團早在1991年開始自辦發行,在經歷2009—2011年的郵發、報紙投遞時效不佳的三年后,2011年8月份起開展自辦發行籌建工作,組建發行投遞公司,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努力營造創新型發行環境。2012年度《蕪湖日報》、《大江晚報》發行總量較上年度增長分別超過:30%、20%,創兩報擴、改版以來最高發行紀錄;《金周刊-蕪湖廣播電視》發行量增長’70%以上,也創下了該刊物獨立發行以來的歷史最好水平。
蕪湖日報報業集團開展自辦發行工作,始終以版面信息和內容為驅動一輪,以發行的投遞網絡服務為驅動二輪,以優化的讀者結構為載體,實現發行工作向文化產業發展,為地市報白辦發行工作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地市報自辦發行的“三步走戰略”
地市報要明確自辦發行對自身生存和發展的戰略重要性,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開展隊伍招募、站點布局、投遞網絡構建等方面的系統調研,科學制定地市報自辦發行“三步走”目標任務。
定方向。首先,集團要大膽決策,堅定信念,對發行工作給予人、財、物切實有力的保障,營造出寬松、和諧。積極的發行大環境。
定目標。發行部門要以“尊重歷史、注重現實、開拓創新”為理念,以“一年建網絡、二年見成效、三年大發展”為目標,曠夯實發行隊伍和網絡,提升報紙發行量,發展文化產業,實現資產增值”為方向,科學合理地制定自辦發行目標方案。
建網絡。綜合考慮建站成本、外部因素、政治方向與各方潛在利益沖突等關系,采取網格化、多方式、多渠道對發行隊伍、發行站點和發行方式進行資源整合,在自辦發行的基礎上實行自主發行。首先,投遞員隊伍實行“新招舊用”雙重原則。既從市場上招聘,又從郵政系統爭取部分投遞骨干,形成“以老帶新”的隊伍良性循環。其次,發行網絡實行“多條腿走路”。以市區為陣地,充分考慮到與印刷廠的地理遠近、報紙運輸途徑的方便快捷、投遞員對所在區域的熟悉程度,建立市區發行主陣地。
縣域為合作區。與郵政或省報等網絡合作,整合資源,實現縣域報刊買斷包銷、代投等做法。
新區劃范圍為藍本。充分認識到新劃人市區、但又路途遠、投遞難,且在未來能提升發行和擴大廣告份額的部分區域的重要性,以其為縣、鄉自辦發行網絡的藍本。甚至可以借助新劃入區域的各鄉鎮宣傳委員推薦投遞員和協助征訂報刊助推發行!八{本模式”既為恢復自辦發行爭取時空條件,又為及時調整方略提供緩沖機會和可借鑒范例。
地市報自主發行著力優化讀者結構
讀者結構的橫線為年齡層,分成:幼兒園、小學中學、婚戀育兒和中老年階段;縱線為職業層,分為:黨政企事業單位、精英群體、工薪人士等。地市報的自主發行以橫線為點,縱線為面,形成網格化、多層次、優勢互補、多元發展的地市報讀者結構層次,具有較強的可持續發展實力。
貼心服務穩定老讀者。首先是加大輿論宣傳,在紙媒上開辟“訂報有疑惑你問我來答”專欄,利用網絡和微博開拓“網上訂報系統”和“微博訂報系統”。
其次是暢通訂閱渠道。開展上門征訂、電話訂閱、實施“訂報便民進社區”活動。招募合作盟友,利用連鎖便利店、超市、理發店等聯動優勢,既給讀者訂報帶來巨大方便,又與盟友聯動開展訂報抽獎送去實惠。
再次是提升軟服務,建立客戶回訪、重大投訴處理不過夜機制,確定投遞時效和質量。
創新舉措優化新讀者。地市報的自主發行迫切需要通過創新舉措服務讀者、優化讀者結構。
與公安、消防、稅務等社會影響面較大的行政機構聯動,以開周刊、專欄的方式,實現地市報對讀者縱線層的覆蓋。
創新征訂方式。推出針對孕產婦的“孕媽媽大學”、“孕婦徽章”,針對中小學生的“小記者”,針對私家車主的“一car通”等工程。由發行公司或部門牽頭,整合媒體資源,與各年齡層次讀者有關的商家合作,采取市場化運作,提升報紙發行量,實現對九歲(小學三年級)以上到四五十歲(私家車主)讀者的橫線層全覆蓋。
積極拓展各項“軟服務”。比如相親會、自駕游等。利用發行網絡進行客戶關系服務管理,讓訂戶在各項活動中得到快樂與回報,從而穩固和發展讀者群體。
借助發行網絡大力發展文化產業
地市報的自主發行,應以版面信息和內容為驅動一輪,以發行的客服“硬軟服務”為驅動二輪,以優化讀者結構為載體,實現地市報發行工作向文化產業發展,不斷發掘報業發展的新經濟增長點。
開拓發行網絡的物流增值功能,發展文化產業。建立“紙上商城”,實現新聞網與發行中心、紙媒與物流配送的結合。在此基礎上,依托各發行站,逐步建立實體店,成為本區域一級或二級代理商,進軍零售業和物流業。
加大“DM”營銷。與連鎖超市尤其是新近落戶的新企業合作,以目錄形式,羅列本地區商家信息、促銷手段和價格,進行DM準點營銷。
進軍戶外傳媒。以自動售報機、閱報欄等形式,將發行的實體網絡分布于超市、商場、汽車站、火車站等人流密集場所,進軍LED廣告和翻轉燈箱廣告。
進軍教育培訓業。依托小記者的廣闊資源,開設“培訓學!,大力開展非學歷教育,尋求教育廣告代理與報紙發行的捆綁。
進軍私家車銷售、租賃和服務業。以媒體的公信力為平臺,以發行的軟服務為依托,建立“一car通”俱樂部和周末車市,達到擴大會員、提升發行量、優化讀者結構和實現資產增值的目的。
成立股份公司。適應報業發展需要,鞏固發行事業,穩定投遞骨干隊伍,依據公司法和有關法律法規,進行發行體制改革,提升市場競爭力,組建成立由發行分公司、發行站及經理、站長等共同出資成立的股份公司,由自然人按分配的股權額認購,向廣告代理、各種商品銷售、實業投資、新媒體和物流行業不斷拓展。
|